热心公益 关爱儿童
——记包河区义城街道迎淮社区“红大姐”“五老”志愿服务队
包河区义城街道迎淮社区关工委成立了一支“五老”志愿服务组织--“红大姐”五老志愿服务队。总戴着“红袖章”的孙维平有一个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的,除了日常处理的邻里纠纷、居民反映的问题,还有需要帮扶的老人信息——姓名、楼号、联系电话、身体状况以及是否独居、紧急情况下有无联系人……
一声召唤,“红大姐”聚齐
60岁的孙维平是一位闲不下来的“操心人”。去年7月,在社区和孙大姐的努力下,小区里很快招募了一批退休老干部,她们中有的是退休村干,有的曾在妇联系统工作多年,都是忙里忙外的能手,社区一声召唤,她们就迅速聚集。
合肥“大姐”无大小,都有一颗热心肠。大半年里,孙维平带着五老志愿者们每天在小区里奔走忙碌,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红大姐”,志愿服务队名号也由此诞生。
一次巡查,孙维平和队员们发现一位居民将回收来的废品堆放在小区的人行通道上,老人孩子来来往往,很不安全。“红大姐”和物业多次上门劝说、主动帮忙,最终成功劝服居民把废品搬离,还给居民一个清爽安全的公共空间。“人有见面三分情,你多上门磨磨嘴皮子,再加上不能挤占公共空间,这上哪说都是硬道理呀!”不怕麻烦、爱较真,这是“红大姐”身上鲜明的气质。也正是这种精气神,潜移默化影响着居民自觉守护家园环境,文明新风尚逐渐在小区里流传开来。
公交护学 红色宣讲两不误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包河区义城街道迎淮社区关工委联合合肥公交集团第三巴士公司三车队党支部打造的“红色”学生专线再次启航。
“小朋友们,注意脚下的台阶,排好队,依次有序上车……”2月9日清晨7时许,伴随着红色护学志愿者亲切地提醒,义城街道迎淮社区滨湖润园小区的孩子们从公交站台有序迈入车厢,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开启新学期的学习生活。7点40分,公交专线准时出发,车上的“流动小课堂”红色宣讲也正式开讲。红大姐志愿队志愿者结合党史小故事,深入浅出给学生们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孩子们更深刻地领悟到红色精神,激发孩子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精神风貌,以良好的新姿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五老”热心公益 退休不褪色
作为包河区妇联的一名退休干部,汪笑云一直热心基层妇女儿童公益事业。去年6月份,社区成立“红大姐”巾帼志愿服务队,她报名参加成为首批队员。“小辉,看我们给你带的玩具和绘本,喜欢么?”今年5岁的小辉因特殊原因休学在家。为做好疫情期间心理关爱服务,汪笑云主动请缨,跟随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走访,给孩子讲述绘本故事及防疫小知识,与家长深入探讨如何树立正确教育理念,使他们获得前行的动力。
今年三月,迎淮社区关工委在滨湖润园15栋架空层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理论微宣讲活动,“五老”志愿者徐新会与15栋居民进行了面对面地沟通,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社区治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中去,从居民的身边事说起,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给青少年儿童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好传帮带”服务队队员们表示。
(包河区义城街道关工委:赵玲玲 李凌云)